侠客中文网

第61章 青葱年代之文艺汇演 (第1/1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侠客中文网】地址:www.shanedoss.net

八十年代的春节,老百姓虽然普遍很穷,但确实很会搞气氛。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八,那是节目不断,眼花缭乱。

首先从初一开始,戏班就开始唱戏,我们这里主要是唱曲剧和豫剧。有时也会邀请邻省的戏班来汇演,当然他们不会唱豫剧,会他们当地的曲子戏。我们这里的戏班都是本乡人,他们是唱戏唱了两代人。像我们邻居俊青哥,他们哥仨个全会唱戏,因为他爸爸是台柱子,是唱包公断案中饰演包公的台柱子。

二十年下来,他仨个儿子,都会唱包公的戏,于是大家戏称他们是“包公世家”。更像我们村里饰演花木兰、樊梨花、穆桂英的,都是有接班人。有的是母女,有的是姐妹。

总之大家都踊跃参加,说全是兴趣爱好也不尽然!有的加入戏班就是因为会分到一些物资,食品,家中人口多,日子过的紧巴巴的。春节期间和平时节日时,上台唱上几个小时,就会分到食品,像罐头,红糖、白糖、饼干等等。

我们村的这个戏台也是历史悠久,砌墙用的都是草坯,打我小时就有这个戏台的存在。戏院露天的,和小学的外操场连在一起,面积不小。因为人民公社的住址最早就在我们村,所以这里的戏院便成了全乡的娱乐中心。

因为有市场,所以邻近的县乡的艺人们,都会趁着春节赶过来表演节目,以期能获得收入。这些艺人有表演杂耍的,魔术的等等。但像王老先生那种唱大鼓书的,却是就他一人而已。

这种场合当然也少不了那些小商贩们,他们有用挑担挑着食物到戏院,也有用木架子车推着小吃水果到这里出售。这时那些有闲钱的人便会买些花生,瓜子,米花糖,甘蔗等吃食,给一家人一边看戏一边吃零食,其乐融融。

最热闹的时候还是从正月十二开始的,村里自己制作的青龙,花船,高跷组合等等,从十二号开始汇演。青龙分长度的,有十二节最长,当然也有十节,九节,八节。耍龙和青龙上村里各家拜年,这是每年春节必不可少的节目。因为这是我们这里的风俗,当然你信它就信,不信也没有人强迫你。

一套青龙包括十六个耍龙的年轻人,一套大鼓乐器组合得六个人,因为这鼓是越大越好,像我们村的新大鼓,是用村里的一头老牛的皮做成的,鼓面直径有一米,敲的时候必须用大力,声音才出的来,因为牛皮太厚了。这么大的鼓,必须用木架子车拉着前进,拉车的必须跟上耍龙的年轻人。所以最少要两个拉车的,敲大鼓的人不但得精通,还得有一把子气力才行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新书推荐

异能:千万神明,皆存我梦 穿到八零替嫁后我成了军官心头宝 我的故事里有你 乖徒儿快住手,我是你师父啊! 任务系统:终极一班开始 诡异修仙:我是规则之外的bug 我全能艺人,会的多点不过分吧!